丙肝,从发现到治愈!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病毒学家
当地时间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总秘书长托马斯·佩尔曼宣布,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贡献,三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760万人民币)。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目前仍未研发出丙肝的疫苗,但随着泛基因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问世,众多HCV感染者可以实现治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2030年丙型肝炎控制目标,即新发感染人数减少90%,死亡人数减少65%。
Harvey J. Alter(出生于1935年9月12日)是一位美国医学研究人员、病毒学家和内科医生,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发现丙型肝炎病毒。Alter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沃伦格兰特马格努森临床中心(Warren Grant Magnuson Clinical Center)传染病科科长和输血医学部研究副主任。20世纪70年代中期,Alter和他的研究小组证明,大多数输血后肝炎病例并非由甲肝和乙肝病毒引起。Alter和美国FDA的科学家爱德华·塔博(Edward Tabor)独立工作,通过对黑猩猩的传播研究证明了一种新形式的肝炎,最初被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导致了感染,致病因素可能是一种病毒。这项工作最终导致1988年发现丙型肝炎病毒,并因此在202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Michael Houghton是英国科学家,他与Qui-LimChoo、George Kuo和Daniel W. Bradley于1989年共同发现了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现导致了血液检测丙型肝炎的诊断试剂的迅速发展,使输血获得丙型肝炎的风险从每三分之一降低到大约200万分之一。据估计,仅在美国,抗体检测每年至少能预防40000例新感染,而且还可以预防更多的新感染世界范围内。Houghton现任加拿大杰出病毒学研究主席、阿伯塔大学李嘉诚病毒学研究所教授。Charles M. Rice是美国病毒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丙型肝炎病毒。他是洛克菲勒大学的病毒学教授。Ri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至2003年担任美国病毒学学会主席。他与RalfF.W.Bartenschlager和Michael J.共同获得了2016年Lasker DeBakey临床医学研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