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药品团购不仅打破了‘潜规则’,关键是对患者有益。”杨炯没有放弃,变着法子继续着他的计划,追访患者已达5000人之众。
关于这个问题,来自官方的声音不多,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微博)是其中之一,他说:“药价虚高责任不在卫生部门,也不在医生。民间药品团购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实行团购药品是可行的。”
药品团购省了七成药费
对于广州市东圃某公司会计李小姐来说,刚刚到来的2012年是她因慢性乙肝服用抗病毒药的第4个年头了,4年前的这个时候,她被确诊是乙肝小三阳的病毒携带者,对于20多岁的她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当时医生告诉她,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抗病毒药物种类较多,价格从每月四五百元至一千多元不等,但也没有哪一种是真正绝对的“大腕”。几经考虑,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李小姐选择了每月430元的阿德福韦酯片。
然而,每月数百元的开支加上检查费用,对只身一人在广州工作的李小姐而言,仍是个不小的负担,她几乎所有的积蓄都用来买药治病。“已经好久都没有买过新衣服了,家里人有时候怕我过得太辛苦,还给我寄生活费。可是,一年半载还行,常年这么开销,多少钱也不够啊。”眼含泪水的李小姐告诉记者。
三个月前,李小姐一度想要停药,经一位病友介绍,她加入了杨炯的药品团购活动。李小姐算了一笔账:“以前每个月要花430元,现在只要92元就行了,一年下来能省4000多元。”
广东是乙肝病患大省,而全国有大约2000万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其中约有60%的患者负担不起药物开支。杨炯告诉记者:“乙肝抗病毒治疗不规范停药导致的复发率超过60%,九成乙肝患者认为抗病毒药太贵,把口服抗病毒药比喻成‘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像李小姐这样,长期受高价药“煎熬”的患者不在少数。
触动利益链被人“卡脖子”
“药品加成、药价虚高等问题,不是单纯的药品问题,包括药品虚高定价、流通领域等政策漏洞,问题不修补,出台再多的压价政策也是‘治标不治本’。”杨炯认为,“不单止这样,还须让在市场流通的药按市场规律走,而不是粗暴的行政干预,政府应该负的责任不应该让市场与医院来负。”
杨炯介绍,一种药品从出厂到最后卖到患者手里的路线图大致是:生产企业→全国总经销的批发企业→各大片区或省级代理→地市级代理→销售商→(医院主管领导、药剂科主任、医生)→患者,药价贵就贵在这个冗长的流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利益归属者,层层盘剥下来,压力全部转嫁到患者头上。
定价系统之所以将药品价格定在“天花板”上,不仅是由于流通环节的盘剥,还因为有“中标价”的存在。那些六七倍甚至更高的暴利药品都是堂而皇之地通过“药品招标”进入医院的,完全合法,却未必合理,这种制度已然成为一些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然而,从药品利益分配链条来看,医院并不是获利最大的环节,80%的利润被医生之外的利益集团瓜分。“药价的虚高不是医德出了问题,而是药品流通、运行机制上出现了弊端”。
杨炯认为,如果能从厂家直接拿到出厂价的药品,患者将少花不少冤枉钱。他搭建了医—患—药这种简单的流通模式。从2009年3月18日起, 他联合药企为有需求的乙肝患者“团购”药物,他将乙肝患者口服的抗病毒药物统计后,与药厂直接联系谈价。由于有近4000人的团购团队,很多药厂开始了与他的“私下交易”比如某种包装的“阿德福韦脂”,广东省公开的中标零售价为215元一盒,而他能从厂家用45元一盒的价格买到,然后原价卖给患者。对于购药的患者,他还建立健康档案管理,进行跟踪随访,提醒他们什么时候换药、减量等等。杨炯搭建的这道桥梁,一度吸引了5000多位患者。
然而,杨炯的计划实行一段时间后,他就药厂停止了供药。
“团购药品”被来自各方压力干扰,药品零利润直销的困难比预想的更大。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触动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药品团购’成了药品利益链上众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不供货、排斥、施压等做法让我很无奈。看到患者无助的眼神,我感到心痛。也很不甘心。”杨炯说,他没有放弃,由于加入药品团购的乙肝患者众多,用药量大,有药厂不愿意舍弃这块大蛋糕,经过艰苦的谈判,杨炯仍然获得了药厂的直接供货。
团购药品首先应保安全
普华永道医疗保健执行总监及东南亚地区医疗行业主管林致文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在很多其他国家,没有药品统一招标,药品供给完全是市场化的,公开竞争有效排挤了药价虚高的水分。对于医生组织患者“药品团购”对抗“统一招标”的做法,他表示认同与支持:“只要是有利于患者的,就应该提倡。”
林致文同时建议,药品的团购不同于其他的商品团购,药品的安全可靠性和厂商的专业性是应当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药品团购需要由医药人员以及药品专业人士共同组成,因为他们拥有专业医学知识和相关经验,会给病人提供科学和更准确的意见。医生还要对患者的健康进行跟踪管理,提供“售后”服务。由医生对病人进行专业指导,包括身体检查,如何用药,用药量,什么时候换药、加药等,并及时回访、收集患者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归属感,才更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达成互信、互利的双赢局面。
张小磊、杜静
联系人:杨主任
手 机:13538795478
邮 箱:gdgzbxh@126.com
公 司: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官方网站
地 址: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7号